【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2】最終預告片 - 中文字幕版
哈利波特7: 死神的聖物2(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幕後特輯3
《哈利波特 -- 死神的聖物2》幕後花絮篇!
【哈利波特 死神的聖物2】 幕後花絮_古靈閣與妖精篇
【哈利波特 死神的聖物2】幕後花絮_分靈體篇
哈利‧詹姆‧波特(英語:Harry James Potter)- 丹尼爾·雅各布·雷德克里夫(英語:Daniel Jacob Radcliffe)飾演
榮恩·衛斯理(英文:Ron Weasley)- 魯伯特·亞歷山大·洛伊德·葛林(Rupert Alexander Lloyd Grint)飾演
妙麗·格蘭傑(英文:Hermione Granger)- 艾瑪·夏綠蒂·杜雷·華森(Emma Charlotte Duerre Watson)飾演
魯休思·馬份(Lucius Malfoy)- 湯姆弗蘭頓(Tom Felton)飾演
賽佛勒斯·石內卜(英語:Severus Snape)- 艾倫·希德尼·派翠克·瑞克曼(Alan Sidney Patrick Rickman)飾演
佛地魔(Lord Voldemort),原名湯姆·魔佛羅·瑞斗(Tom Marvolo Riddle)- 雷夫·范恩斯(英語:Ralph Fiennes)飾演
原貌
貝拉·雷斯壯(英文:Bellatrix Black)- 海倫娜·寶漢·卡特(英語:Helena Bonham Carter)飾演
奈威·隆巴頓(英語:Neville Longbottom)- 馬修.劉易斯(英語:Matthew Lewis )飾演
米奈娃·麥(英語:Minerva McGonagall)- 瑪姬.史密斯(英語:Maggie Smith )飾演
其他角色海報 - 如有對其他角色有興趣,請參考維基百科相關介紹
發表會演員合照
英雄,總是孤獨,
出生一開始,就是如此。
勇敢,
前方的困難,
就算害怕,也勇於嘗試,努力克服困難。
舉止被誤為是個人行為,
所做的一切,卻都是為了團體,
甚至是維護世界和平。
喜歡低調,不願招搖,
如果可以做選擇,
相信會希望能更平凡。
他 - 是哈利波特!
不屬於電腦科幻片,更不是動作刺激片,
單純只是可以想滿足那觀眾最深底處的內心,
對魔法的佔有慾及無限的渴望。
不論電影是否能把小說詮釋的很清楚,
至少,這點確實已經算是完全達到了。
學生時期單純的小戀愛 - 澀澀甜甜的滋味;
青春期的叛逆 - 永遠都認為是大人的姿態;
意想不到的冒險旅程 - 計畫永遠改不上變化。
每次冒險過程,總是叫人看的怵目驚心,
突如其來的危險,甚至還會大叫:『小心!』
最深刻的大概就是上集在小屋遇到蛇那一慕。
下集,
在詮釋劇情的部分,
我認為沒有上集來的詳細。
小說改編的電影,最大的缺點莫是如此,
總是無法跳脫小說上的情節與劇情,
故這類型的電影,
在拍攝上與詮釋劇情方面,往往需要更加用心與細心。
看了幾部改編小說的電影,
哈利波特真的算是經典之作。
導演也希望能在不失小說劇情為前提之下,
束起電影自己原本的獨特性,
故就算已經看過小說,了解劇情的大概走向,
但依舊會對電影有特別的期待。
值不值得衝?
我相信看過上集觀眾,依舊無法控制自己的好奇心。
更別提對哈利波特有特殊感情的忠實影迷,
一定不會錯過這完美的的END。
劇情:7 演技:10 性感尺度:1 動作刺激度:5 影迷感動度:6
= 整體分數:5.8
劇情,
依舊無法完全擺脫掉與小說的比較,
部分期望想看到的景象,詮釋的有些輕鬆,
尤其是結局的重點,
感到有些小失望。
第一集,
演技的部分,不可能會給滿分。
但隨著續集的拍攝,
以及導演細心詮釋之下,
每個演員,都讓觀眾產生了莫名的忌妒,
「爲什麼我不會魔法?!」
「如果我能進霍格華茲讀書該有多好?!」
這就代表,
演員們,真的成功了。
三位主角的成長歷程,
榮恩算是改變蠻大的。
小童星樣貌
如今,已轉變成運動陽光型帥哥。
倒是哈利沒有轉變很大,這樣對整個電影系列來說比較適合。
一副古靈精怪的樣貌
自然而然,長大就如觀眾所預期的『慾女』。
孩子王
基本上,整體的臉型與風格沒有太大的轉變。
當然,帥哥是很受女孩子歡迎的。
與聚中的演員傳的誹聞,當然不勝其數。
綜合 - 最完整且清楚的風格與樣貌。
不過我個人認為差別最大的是奈威
剛出道的小孩
青澀的青春時期
如今,成為我理想中最佳的風格與造型。
性感尺度、動作刺激度與影迷感動度,
都比較偏向個人對電影的主觀與關注範圍。
當然,這種型的電影,哪有什麼「性感尺度」。
動作刺激度,
則是放在魔法戰鬥的部分,
有看過上集的影迷,
或是忠實小說迷大概都知道,
下集會有場精采的魔法戰鬥,
此分數,算是個人對於電影詮釋程度所下的定論。
影迷感動度,
主要是導演把結局的擺設重點,
讓我有些不滿意,
所期待的細節,並沒有清楚點出來。
舉例來說,
小說第七集,
會有部份重點放在石內卜身上,
甚至可說是另一個主角,
但電影重心卻因偏向佛地魔與哈利波特之間的關係,
而忽略可牽動的外在變化。
光在集石內卜出現頻率,快要如配角一般,
甚至該要清楚詮釋的部分,
重點有些偏離,
讓忠實的小說迷感到不小失望。
有一種,單純只是敘述哈利波特對抗佛地魔的過程,
缺少了前幾集該有的細節敘述。
故,宣傳海報有明顯表示 - 『迎接最後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