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110678.JPG 

這幾年讀書、工作,漂流在外,

對於遊子來說,

『食』成為了最不可抗拒的懷念情懷。

 

水煎包、碗粿、臭豆腐..等,

皆為重視當地風俗而設置的風味,

加上獨特的製作方式,間接成為了特色之一。

 

台灣飲茶餐廳,

共通相似地方,在於不侷限點心或下午茶,

可當作主餐享用。

 

在台北品嘗了兩次的飲茶餐廳,

感受最大不同的地方,

在於『推車式的餐點』呈現方式。

 

P1110681.JPG

就感覺好像流動廚房般,

把餐點明確的成現在餐車上,

不用擔心現成料理會與照片上有所不同。

 

P1110697.JPG

也會有一些點心,

藉由服務人員親手端盤,

親切的詢問是否有品嘗需求。

 

當然,桌上擺著菜單,

提供趕時間的顧客,有快速選擇點餐的服務。

 

只是,

香港人之所以發揚飲茶,

主要在於培養人際關係與互動上,

可以有個泡茶、品嘗甜點的地方。

 

因此,

時間,成為了最不起眼的配角。

 

這也是我喜歡餐車式的主要原因。

 

P1110674.JPG

起先入座,

別有一般用餐方式,

用很輕鬆的心情,與同座寒喧幾句,

服務生詢問茶包種類,

接下來不是幾名重要人物負責觀看菜單點餐,

剩下繼續談話或是當低頭族。

 

這應該不是飲茶真正精髓之意。

 

P1110689.JPG

餐車繞場,緩緩推送過來,

漸漸地開始看到那香氣散發的來源,

蒸氣瀰漫,有如乾冰先從舞台下方串出,

布幕慢慢打開,享受驚喜。

 

P1110713.JPG

這時候,同桌不分你我,

更也不需要什麼倫理道德之禮儀,

大夥都能站起,驚喜般的前往餐車前挖寶一般。

 

『哇! 這個看起來好好吃唷!』

『這是什麼?這是什麼? 好香喔~!』

 

此時此刻,

廚師與服務生正享受艱辛訓練之後,

所帶來的成就感,

一一專業地解說每一個對餐車上種種疑問。

 

這種情況,

就好像是小時候在公園玩的時候,

突然熟悉的喇叭聲緩緩前進,

小孩子放下手所有動作,快速奔跑,

熙嚷著要什麼口味的冰淇淋,

雖然老伯伯手上拿著甜筒,

辛苦忙著裝每一個小朋友的滿足與快樂,

但臉上,則是充滿著開心的笑容。

 

不是因為有賺錢,單純只是一種服務的專業精神。

 

 

剩下的用餐心得,依舊還是放在最後,

先來聊聊大家比較期待的餐點內容吧~!

 

鼓汁蒸鳳爪

P1110701.JPG

P1110708.JPG

 一家飲茶是否符合口味.

我總是喜歡一開始先品嘗鳳爪,就大概知道答案。

 

雖然已經相隔七八年,

但此味道依舊沒有多大的變化,

熟熱外皮,更感受多汁,

口味適宜,不過於油膩,

依舊是心目中最佳排名。

 

品嘗台北幾家飲茶餐廳,

口味與油膩感無法掌握平衡,

然而翰品卻可以抓住那稱作『美食』的條件需求,

絕不會過於油膩,導致味覺縮減,

影響往後料理品嘗。

 

 咖啡燻鵝

P1110702.JPG P1110706.JPG

 不是很確定正確的名稱是否是『咖啡燻鵝』,

但唯一肯定的是,

肉質不是鴨就是鵝,

而菜單唯一有這兩個種類,也只有『咖啡燻鵝』。

 

畢竟,直接在餐車取餐,

不會刻意詢問料理正確的名稱,

加上與家人聚餐,不想打擾品嘗興致,

能給我幾秒鐘時間拍照,就十分感謝了。

 

外皮鹹度剛剛好,加上肉質Q軟有嚼勁,

絕不會是那種還會附著在骨頭的不完全熟度,

容易撕起,入口能明確感受到燻香,

整體口味可算是完美搭配,

不會有想搭配白飯的失敗念頭。

 

花生算是可以滿足嘴殘的另一種配菜,

但一般普遍的口感,不適合搭配主食一起享用,

還是多半單一入口。

 

蘿蔔糕

P1110709.JPG

02.jpg

除了品嘗鳳爪就能大概了解是否適合自己口味之外,

蘿蔔糕也是另一種參考指標。

 

蘿蔔糕本身口味,差異性不大,

多半醬汁配料成為不小的重要搭配角色,

但如果蘿蔔糕本質的口感不佳,

再出色的醬汁,也是於事無補。

 

所以,蘿蔔糕口感,成為最大的關鍵。

 

那何為的口感不佳?

由於蘿蔔糕就如薯條相似,

剛從熱鍋新鮮炸出爐,是最好吃的時機,

溫度下降之後,整個口感就會變質、變硬,

故如何拿捏出爐的時機與火侯控制,就是最困難的地方。

 

真正稱作好吃的蘿蔔糕,

品嘗起來不會乾澀,

內部蓬鬆,有如蛋糕的享受,

不論是原味,或是搭配醬汁,

都不會破壞口感。

 

不過,我倒是認為好吃的程度,已經達到不需要沾醬的完美境界。

 

蝦仁粉腸

P1110719.JPG

03.jpg

如果認為對於飲茶餐廳之個人標準口味,

參考樣本太的話,

粉腸也是值得做為參考依據。

 

就如比較水餃一樣,

除了比較內陷豐富度之外,

外皮是不能忽視的焦點。

 

翰品所用的外表,

有如介於在水餃皮該有的Q度,

與餛飩基本柔軟度,

加上新鮮蝦仁,

可以充分保持入口後的口感,非常好吃!

 

不知道是否因原物料漲價的關係,

還是製作的方式做些少許調整,

印象中七年前的粉腸形狀,是偏向於長方形。

 

不過,重點是依舊好吃就好了!!!

 

 

接下來幾到料理,

很抱歉,都不確定名稱。 (Orz)

 

都是父母親或婉婷從餐車拿取的餐點,

就如前面介紹所說的,

餐車的優點,就是可以依自己對於食物的美觀,

做為是否選擇品嘗的決定。

 

P1110736.JPG

07.jpg

顧著與父親講話,又擔心拍照時間影響別人食用興致,

沒有抓好巧度與溫度,導致拍起來有些模糊,感到十分抱歉。

 

不知是魷魚,還是其他動物的外皮,

Q軟有嚼勁,沒有奇怪腥味,非常爽口,

筷子不由自主的來來回回夾取,

就好像開胃菜的花生一樣,嘴巴完全不想終止嚼嚥動作。

 

P1110716.JPG

04.jpg

光看外表,大概心裡有底。

 

沒錯,以當天所有品嘗的料理來說,

此餐點算是最油膩的。

(所以最後幾乎變成我一個人在『處理』.)

 

我不是專業的美食品嘗家,不敢下明確的決定,

只能大概猜測,應該是雞肉。

 

肉質本身沒問題,算是新鮮,沒有腥味,

Q軟易嚼厭,有一點像餛飩的內陷,

雖然在口覺上算是清淡,

但以翰品整個料理的口感來說,算是偏小油,

不知是否因肉質太新鮮,用蒸籠的方式烹飪,

才會有產生出偏油膩的情況發生。

 

總之,也不是說不好吃,

只是不會再刻意去選擇這道料理就是了。

(畢竟,還有太多太多好吃的選擇)

 

P1110717.JPG

05.jpg

覆蓋在蝦仁上層的,個人猜想是蟹黃。

 

小時候,嘴很挑,

直到高中時期住校之後,完全改善這項壞習慣,

但燒賣除了翰品之外,就是吃的不是很習慣。

 

內餡豐富度,其實都大同小異,

差別在於保持溼度的口感,不易乾澀,

加上新鮮食材,入口還能明確感受到海鮮味,

非常好吃!!

 

P1110718.JPG

06.jpg

好吃,

但過了幾天,卻想不起來當初的口感。

 

其中原因,是因為數量不足的情況下,

重視倫理道德觀念,只嘗半顆。

 

不過在印象中,

肉質就跟其他料理一樣,非常新鮮,

外皮的柔軟度,與內陷做搭配,

完全不需要其他醬汁調味。

 

P1110735.JPG

P1110738.JPG

 外表看似水餃式的料理,

當咬破外皮時,裡頭的蝦仁,

新鮮口感被青菜徹底包覆,

再以爆炸似的竄出,令人驚訝!

(哈,以為是小當家看太多喔!?)

 

 

統整三個算是被歸類成燒賣的餐點,

共通點都是在於內陷,

只要有基本的豐富性與新鮮度,

加上外皮Q度適宜,

數量在控制範圍內,

往往可以在熱度漸漸不足的情況下,即時入口嘴中,

這也是精緻料理的精髓所在。

 

也就是說,

飲茶的享用,不是在於『便宜又大碗』,

而是徹徹底底去享受當下的空閒時光,

品嘗美食,放鬆心情。

 

P1110745.JPG 

09.jpg

這甜點真是意外的好吃,

共只有四顆,分別有兩種口味。

 

內陷有蝦子及干貝兩種口味,

但重點是外皮入口即化的酥脆感,

加上內陷豐富料理,超級對味。

 

原以為就如流水席的甜點般油膩,

但真的是低估了,等級實在無法做比較。

 

P1110744.JPG

P1110747.JPG

Oh~ 我實在好推薦這甜點!

 

不難看出,外皮藉由芝麻,有傳統甜點的口感,

中間用原味麻糬,徹底包住紅豆醬內陷,完美融合。

 

入口後,整個口味是從最裡面的紅豆醬爆出,

混合著原味麻糬,少許芝麻配角演出,

讓整個品嘗享受,提升到最高等級。

 

芋泥西米露

P1110741.JPG

08.jpg

印象中,以前品嘗時,

由於大致上品質不錯的餐廳,

Q度絕對不需要太作擔心,

故主要享受的是那透心涼的暢快感。

 

但這次,

感覺變的更加濃稠芋香,

每一口,都感覺好像在喝芋頭的感覺,用料十分實在。

 

 

美食程度:10 服務生態度:9 整體環境:9 上菜速度:7 收拾與整理桌面:7

= 整體分數:8.6

 

好久沒有花很長的時間,費心思去創作比較容易受到關注的美食文,

除了題材需有達到『美食』境界之外,

照片拍攝技巧,也必須能夠滿足讀者,

而每一個料理,我對自己的嚴苛要求,更是要清楚描述。

 

但往往在整理照片、文章編輯時間不小心拖延太久,

導致每隔一天,那感覺就消失一些,

導致創作動力逐漸受到影響,降低許多。

 

回頭看看上一偏美食文,已經是四月多的事了,真是羞愧。 : (

 

原本品嘗完此飲茶料理,

強烈企圖心,想盡快編輯創作,

但近期人涯規劃十分忙綠,身體調養進度有些遲緩,

情緒與心情,也被受影響,

加上料理名稱模糊,導致整篇創作進度,大受影響。

 

如果是以前的心態,那就是頂多再找機會去吃一次,

好好把重點完整記錄下來。

 

但這種等級的飲茶餐廳,何有機會?

要不怎麼距離上次,已經是七年多的事了。

 

P1110760.JPG

其實在結帳的時候,還是有特別要求是否能供應當天所用的餐點名稱,

但櫃檯卻說卻沒有這種收據,只能提供菜單拍攝,

當下也只能勉強接受,想說等到創作編輯的時候,再一一猜測。

 

誰知道這麼多料理名稱,根本沒辦法與圖片作配對...

 

或許這就是唯一餐車式的缺點吧?!

 

如果只是單獨看菜單,

應該感覺單價頗高,

但實際上當天四個人用餐,花費共1491元,

折算下來,單人約新台幣375元。

 

這就是與多一點人分享美食的好處阿~!

 

不過,隨著近幾年經濟處於沒有進步的階段,

餐廳經營模式,也稍許作些改變,

印象中七年前,當時還是『中信大飯店』的時代,

服務生人數似乎比較多,

故餐車流動也比較頻繁,

然而當天明顯感受到經濟因素而受影響下,服務人員數量有減少的趨勢,

幾乎每一個餐車,流動最多就重複一次而已。

 

沒有好與壞,

送餐點的服務生,依舊會親切主動詢問,

是否有需要作加點的服務,

說出餐點名稱,將會跳過餐車,盡快端上桌。

 

只是,

跳過了餐車服務,就會少了選擇翰品的主要原因。

 

我還是喜歡,

餐車緩緩推在桌旁,

在桌的用餐顧客,好奇般的抬頭觀看,

猶豫著哪一個比較吸引力,感覺比較好吃,

完全不用擔心說個餐點名稱,上桌結果會跟預想的有所落差。

 

也相信,

如果是因為觀閱此文而前往品嘗,

照片的實用性,會比知道餐點名稱來的可靠,

必且可以充分體會,

我個人對於餐車式的偏愛原因。 : )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大仁路43號3F

電話:07-561-4688 #3227。

營業時間::午餐 11:00-14:00 / 晚餐 17:00-21:00

價位(四人):新台幣1491元。

官網:http://kaohsiung.chateaudechine.com/zh-tw/

 

 

 

 

 

11.JPG   

 

 

 

112

                                

愛評網

好試民

巴 哈

樂 多

無 名

NOWnew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傲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